用微卫星技术研究珠江流域三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2015)

引用 1|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探讨了广西右江、左江及红水河三江段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自主开发了4对大眼鳜微卫星 DNA 引物,此外,还从28对鳜属微卫星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5对,19对标记均表现为高度多态性。对32尾右江(YJ)、35尾左江(ZJ)及36尾红水河(HSH)三地理群体野生大眼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总群体的固定指数 Fix 范围为0.0014~1.000,表明19个位点在总群体内表现为杂合子缺失,其对环境的应对能力有所下降。遗传参数统计结果表明,总群体观测等位基因数(Na =19.4737)、香农指数(I =2.3998)、平均杂合度(Ave Het =0.7206)、多态信息含量(0.447<PIC <0.947)均显示:在哈温平衡下,大眼鳜3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但3群体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红水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左江群体、右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左江和右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为接近。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较大(0.15>群体间近交系数 Fst =0.1539<0.25),15.39%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间,84.61%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群体内近交系数 Fis 为0.5761,各座位的基因流 Nm 分布范围较广(0.1474~8.9091),平均 Nm 值为1.3745,表明3群体间属于中等遗传分化水平,基因流基本顺畅,群体内的近交系数较高,容易引起遗传结构的变化。基于 Nei's 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显示左江群体与右江群体首先聚为一支,再与红水河聚为一支,符合其在地理位置上的关系。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