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铁死亡机制的基础研究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2022)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铁死亡机制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和调控信号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89632数据集,包含正常组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肝脏组织的芯片基因集,根据|log2(FC)|>1 &p.adj<0.05条件,筛选表达差异基因(DEGS)与铁死亡数据库(FerrDb)中的259个铁死亡基因取交集得出NASH铁死亡关键基因(Fe-DEGS),并进行GO-KEGG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PPI网络构建.体外NAFLD模型将HepG2细胞分为正常组(只含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含FFA对照液的培养基)、FFA组(含l mmol/L FFA的培养基),采用油红染色检测细胞脂质分布,甘油三脂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甘油三脂含量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c-jun、ZFP36、ATF3、IL-6蛋白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9个NASH铁死亡基因(Fe-DEGS),PPI网络具有关联基因为ZFP36、ATF3、SOCS1、IL-6、PTGS2、JUN.GO富集分析生物学过程中主要涉及脂肪细胞分化、氧化应激反应等;分子功能主要有氧化还原酶活性、三价铁结合等;通路富集有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FFA组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内有大量的棕红色颗粒,在正常组及对照组内只有少量棕红色颗粒;细胞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可见,与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FFA组细胞内甘油三脂含量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FFA组c-jun、ZFP36、ATF3、IL-6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ZFP36、JUN、ATF3、IL-6基因可能是NAFLD发生铁死亡的关键基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