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湾海水养殖固碳潜力评估与空间格局分析

ZHANG Zhi, LEI Lingyi,WANG Feipeng, LI Rongmao, LI Cong,HUANG Yaling,MU Jingli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2024)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文章以福建省典型养殖海湾三沙湾为研究区域,对区域内养殖现状开展调查,并对三沙湾养殖固碳量及价值量进行核算.结果显示,2022 年三沙湾养殖总产量 66.47 万 t,其中贝藻养殖产量26.67 万t;优势经济物种包括大黄鱼、鲍鱼、海带、江蓠和牡蛎.测定不同养殖生物含碳率存在时空差异,其中养殖生物软组织含碳率为 23.67%~43.89%,养殖贝类贝壳含碳率为 11.12%~15.05%;海带含碳率随生长周期降低,而贝类含碳率在生长过程无显著差异.经核算,2022 年三沙湾海水养殖牡蛎、海带、江蓠等不投饵贝藻类养殖可从水体中移出碳约 2.91 万t,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 10.67 万t,可创造经济价值 161.74 万元,具有良好的固碳潜力与经济效益.鲍鱼、大黄鱼、海参等投饵型养殖生物在养殖过程中引入外来碳源约 92.55 万t,饵料的投入和养殖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投饵型养殖碳固存能力弱的重要因素.文章聚焦典型养殖海湾的渔业固碳能力核算,并针对投饵型养殖生物的碳固存能力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能够为该区域养殖规划和水产养殖行业的绿色升级转型提供科学支持.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Fishery carbon sink,Aquaculture,Carbon sequestration,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ansha Ba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