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探讨

LI Mengqian, JIANG Liangduo,ZHANG Xiaomei, LI Baozhong,LAI Yuxin, XU Qiuwen, JIN Ying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3)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肺结节是肺部影像学的表现,患者缺少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气喘等,在评价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疗效时,无法使用以症状为主的中医证候评分评价体系,因此建立肺结节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遵循国内外权威肺结节诊疗指南,在开展的大量临床研究实践基础上,总结提出了肺结节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本评价方法以总有效率为主要疗效指标,即综合考虑肺结节横截面积变化率和(或)直径变化、恶性征象变化,将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稳定、进展5个等级,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平均直径变化、平均横截面积变化、危险度转化率、Mayo模型计算的恶性概率变化;以3、6个月为评价周期.建立以结节直径或横截面积变化为主的多维度疗效评价体系,有利于为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研究提供规范化、系统化及高循证级别的证据.
更多
关键词
pulmonary nodules,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diameter,cross-sectional area,risk,Mayo model,malignant sign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