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早和超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治疗指征及早期结局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预测因素,了解极早和超早产儿PDA外科治疗者的住院结局.方法 收集151例诊断为PDA的极早和超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明确外科治疗PDA的预测因素.结果 手术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及最低舒张压明显降低;肺表面活性物质、布洛芬、利尿剂、正性肌力药应用率、心胸比及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率升高.手术组动脉导管直径、导管直径/体质量及左房内径/主动脉根部内径(LA/Ao)增加,导管处分流速度减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导管直径/体质量及最低舒张压是极早和超早产儿外科治疗PDA的预测因素.结论 动脉导管直径/体质量>2.5 mm/kg和最低舒张压<24 mmHg增加了极早和超早产儿PDA外科治疗的可能性,外科治疗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