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宽、玉米密度对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间作群体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JI Zhongming, LUO Wanyu,WANG Xiaochun

Journal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23)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明确我国西南地区鲜食玉米与鲜食大豆带状间作高产高效带宽、玉米密度配置.[方法]以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间作为对象,选择两个株高差异较大的鲜食玉米品种,在200、240 cm两个带宽下,2018年设置37 500、45 000和52 500株/hm2 3个鲜食玉米密度水平.2019年优化密度水平,去掉最低密度,增加60 000株/hm2,研究带宽、玉米密度对不同类型品种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间作群体产量、物质积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群体产量随鲜食玉米密度增加先增后减,其中,矮秆型间作群体在200 cm、52 500株/hm2,240 cm、52 500株/hm2,高秆型间作群体在200 cm、52 500株/hm2,240 cm、45 000株/hm2配置下最高.随鲜食玉米密度增加,群体物质积累、鲜食玉米籽粒干物质分配比均在52 500株/hm2密度下达到最高,200 cm带宽下高秆型和矮秆型群体物质积累分别增加7.60%、6.24%,240 cm带宽下两品种分别增加5.33%、6.3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矮秆群体玉米有效穗数和大豆粒重是调节群体产量的关键因素,高秆群体则是玉米粒重和大豆粒重.[结论]两种不同类型的鲜食玉米与鲜食大豆带状间作,两种带宽下,最佳密度为45 000~52 500株/hm2,该密度下间作群体提高物质积累、向籽粒中的分配,进而提升群体产量.
更多
关键词
fresh soybean,fresh corn,strip intercropping,material accumulation,population yield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