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沉积岩显微组分分类、成因及演化

LUO Qingyong,ZHONG Ningning, LI Meijun, WU Jin, Imran Khan, ZHANG Ye, CHEN Qing, YE Xiangzhong, LI Wenhao, JI Wenming,LIU Anji, HAO Jingyue, YAO Lipeng, WU Jia

Oil & Gas Geology(2023)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沉积岩时代古老、生源简单,但有机显微组分面貌却很复杂.通过对大量国内外自然演化和人工熟化系列样品的观察和分析,基于生源、成因、沉积转化及热成熟作用4个主控因素,提出将古老沉积岩的显微组分划分为类镜质组、腐泥组、固体沥青组、动物有机碎屑组和惰质组.低成熟的古老海相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以层状藻类体、沥青质体和矿物沥青基质为主;高-过成熟的古老海相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以源内固体沥青为主;笔石表皮体常见于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是其中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分析了其中最具特征且以往易被忽视的显微组分的成因,前寒武纪样品中类镜质组颗粒的成因可能为早期成岩过程低等水生生物遭受微生物降解所形成;源内固体沥青为经一次运移残留在烃源岩内的可溶有机质裂解后的固体残留物或者腐泥组残余干酪根吸收同化可溶有机质后的热演化固相产物.通过自然演化系列样品和热模拟样品的综合研究,明确了中国高-过成熟的前寒武纪、寒武纪和奥陶纪—志留纪含笔石页岩有机质的"前世"分别类似于中元古代下马岭组、寒武纪Alum页岩和奥陶纪含笔石Alum页岩有机质的"今生",提出笔石表皮体、类镜质组颗粒和源内固体沥青反射率都可以用于表征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海相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更多
关键词
in-source solid bitumens,graptolite epidermis,maceral,pre-Devonian,organic petrology,marine source rock,shal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