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床铀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模式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21)

引用 0|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建立松辽盆地南部新的铀成矿模式,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铀分析仪对区内氧化砂岩、还原砂岩进行铀、钍含量分析测试,同时对氧化砂体、还原砂体及铀矿体的空间分布及组合规律开展研究.结果 表明,氧化砂岩中铀含量低于还原砂岩,而氧化砂岩w(Th)/w(U)值大于还原砂岩,表明氧化砂岩发生了铀的浸出和迁移.依据氧化砂体和还原砂体及矿体的空间组合关系,将本区铀矿床划分为"上、下氧化,中间成矿"、"透镜状氧化、多层成矿"和"多层氧化,多层成矿"等3种类型.建立了"四位一体"继承性叠加改造区域铀成矿模式,认为松辽盆地铀成矿经历了4个成矿阶段,依次为晚白垩世姚家组下段沉积期预富集阶段、晚白垩世姚家组下段成岩期红色泥岩压实流体氧化叠加富集阶段、古近纪始新世层间渗入氧化与断陷层还原流体渗出主成矿阶段和古近纪热液活动铀叠加及层间氧化与断陷层渗出还原流体持续改造成矿阶段.该研究成果可为松辽盆地南部铀资源的地质勘探提供依据和思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