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神经发展计划对早产儿神经发育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Obsetrics &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s (Electronic Edition)(2020)

引用 1|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本研究自行制定的早产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早期干预+出院后早期干预的早期神经发展计划,对其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N IC U住院治疗的204例早产儿(28周≤胎龄<34周)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监护人是否同意对早产儿实施早期神经发展计划,将其分为干预组(n=113,接受NICU内早期干预+出院后早期干预措施)和对照组(n=91,仅接受出院后常规随访指导).对2组早产儿出院后均定期随访,直至其校正胎龄12个月龄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对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情况进行比较;采用 χ2检验,对2组患儿不同校正胎龄的神经发育评估指标异常率,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查日期:2017年2月27日),所有受试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2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喂养不耐受、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轻度窒息及Ⅲ度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预组患儿静脉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组患儿校正胎龄40周时的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NBNA)评分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率,以及校正胎龄1、3个月龄时的全身运动(GMs)评估异常率,分别为15.0%、15.0%、13.3%、12.4%、9.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26.4%、24.2%、23.1%、22.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χ2=4.029、P=0.045,χ2=4.035、P=0.045,χ2=4.051、P=0.044,χ2=5.863、P=0.015).③2组患儿校正胎龄34、37周时的aEEG异常率,以及校正胎龄40周时的头颅M RI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干预组患儿校正胎龄6、12个月龄时的《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语言行为、适应行为及个人社交行为5项能区发育异常率,分别为7.1%、6.2%,8.8%、7.1%,6.2%、6.2%,8.0%、6.2%,9.7%、7.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16.5%,19.8%、17.6%,18.7%、17.6%,17.6%、15.4%,20.9%、18.7%,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采取本研究自行制定的早期神经发展计划,对早产儿是安全 、有效的,较仅接受出院后常规随访指导的早产儿,可更好促进其中脑损伤高危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