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重建平衡理论分析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

Chinese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Electronic Edition)(2021)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基于Medline、万方等数据库,对锁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为未来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Medline、Embase、Pubmed、PQDT、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手工检索,获得锁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相关文献。研究对象为国内、外自2001年1月至2021年1月已发表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个案报道、论著和综述,对数据筛选提炼,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终点为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断裂、畸形、松动或穿出。根据文献提供的文字描述或图片,记录观察指标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篇文献,65例患者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其中43例采用钢板螺钉、22例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有25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38.5%)、11例发生内固定穿出(16.9%)、33例发生内固定形变或断裂(50.8%);在观察终点,有31例发生骨折再移位(47.7%)、26例骨折不愈合(40%)、2例形成假关节(3%)。结论:经过对上述结果的分析比较,结合杠杆重建平衡理论,笔者认为锁骨骨折内固定后重建了新的杠杆系统,多数锁骨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对于移位较大或粉碎严重的骨折,仍需手术治疗,内固定长度选择应依据骨折线位置而定,使支点两端内固定长度相同,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达到杠杆远端、近端及支点的三点平衡。同时术后应尽量避免过早康复运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该理论可以指导未来骨折治疗的原则、内植物的选择研发、康复方案,并有效减少临床并发症,为锁骨骨折乃至全身其他部位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