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楂炮制工艺及其改善胃动力障碍小鼠症状的研究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3)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优化焦山楂炮制工艺,并探讨其对胃动力障碍小鼠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山楂总黄酮、多糖等不同有效成分的热解特性,得到焦山楂的最佳炮制温度范围;以炒制时间、炒制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有机酸含量为指标结合响应曲面法实验优化焦山楂炮制工艺;并通过阿托品建立胃动力障碍小鼠模型,对焦山楂炮制工艺对胃动力障碍小鼠症状的改善作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热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得出焦山楂最佳炮制温度范围为216.0-257.5℃;响应面法优化得出焦山楂最优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246℃,炒制时间8.05 min;传统焦山楂组与新法焦山楂组均可显著提高小鼠小肠推进率(P<0.05),而对胃残留率无显著影响(P>0.05);新法焦山楂组血清中胆囊收缩素(CCK)和胃泌素(GAS)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新法焦山楂组的效果要好于传统焦山楂组.结论 热分析技术和响应面法并用优化得到的焦山楂炮制工艺具有可行性,且对胃动力障碍小鼠的症状具有改善作用,表明该法可为改进中药炮制工艺,合理量化炮制过程中火力火候参数提供借鉴.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