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致家兔发热模型的建立及其与细菌内毒素模型的对比研究

唐兴梅, 陈晓, 江燕,朱文灯, 高晓艳, 凌娅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2016)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用酵母建立家兔的发热模型,并与细菌内毒素发热模型相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将1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及酵母组和内毒素组,每组6只.酵母组用20%的酵母混悬液按家兔体重2ml/kg进行皮下注射,细菌内毒素组按家兔体重10EU/kg进行耳缘静脉注射.于注射后每隔0.5h,共8h分别观察两组家兔的体温变化趋势,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注射前和注射后每只家兔体温升至峰值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白细胞分素1 (interleu kin beta,IL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的水平.结果:酵母组在注射后约5h时家兔体温升达到峰值,而细菌内毒素组则在注射后约2h时升达峰值;两组升温峰值的血清TNF水平较注射前的初始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用酵母建立的家兔发热模型与传统的细菌内毒素发热模型两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