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obson分类的瘢痕子宫剖宫产率变化及其产妇特征分析

Journ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2021)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Robson分类的瘢痕子宫剖宫产率变化及其产妇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2月1日-2019年11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及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222例瘢痕子宫产妇,按Robson分类标准进行分组,并通过对比各组剖宫产情况,分析瘢痕子宫剖宫产率变化.结果:按Robson分组看,6222例瘢痕子宫产妇以5组(3034例,48.76%)和10组(2153例,34.60%)为主;其中有4617例选择剖宫产,总剖宫产率为74.20%,5组占44.68%,10组占15.11%,各组剖宫产率均高于自然分娩率(P<0.05);7组的组内剖宫产率(98.14%)最高,10组(43.66%)最低.2017年-2019年,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率逐年上升(P<0.05).2017-2019年瘢痕子宫产妇分娩的新生儿性别比(男/女)波动范围在110~129:100间,按Robson分组看,5组和10组的男婴比例较高.2017-2019年瘢痕子宫产妇的文化程度以中专及高中居多,且大专及以上学历呈上升趋势(P<0.05).2017-2019年瘢痕子宫产妇参与孕妇学校健康管理培训的比例逐年增高,且与自然分娩率呈高度正相关(r=0.9892).结论:2017-2019年瘢痕子宫产妇的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通过Robson分类可以有效监测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率变化;医院要想降低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率需加强健康管理培训,做好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积极鼓励单胎头位胎儿进行自然分娩,并同时重点关注和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