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塞来昔布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分子机制

PIAO Songzhe, CHEN Jing,HONG Tao, CHEN Chaoqian, ZHOU Gaobo,KE Mang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202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治疗腺性膀胱炎(CG)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PubChem等数据库获取塞来昔布化合物作用靶基因.利用GeneCards和CTD数据库分析得到的CG相关基因集合,然后筛选出与塞来昔布治疗CG的潜在靶点.利用GENEMANIA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对该基因集合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潜在靶点和塞来昔布的相互作用进行验证.结果 本研究获得塞来昔布靶基因108个,利用Gene Cards和CTD数据库查询到与CG有关的基因分别为253、21964个,共筛选出塞来昔布治疗CG潜在靶点共8个,即PTGS1、PTGS2、MAPK14、CCND1、HRH1、PARP1、CDK1和RAF1.利用GENEMANIA数据库检索上述基因并构建PPI网络,得到28个节点和5种蛋白互作关系.GO富集分析发现,塞来昔布治疗CG的靶点分别富集在后随链伸长、DNA修复、细胞分裂等生物学过程,细胞核、核浆、细胞质等细胞组分,DNA连接酶活性、蛋白激酶结合、NAD+ADP核糖转移酶活性等分子功能中.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该基因集主要富集在碱基切除修复、催产素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上.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塞来昔布与其治疗CG潜在靶点之间均能较好的结合.结论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识别塞来昔布治疗CG相关的潜在靶点,为进一步研究塞来昔布治疗CG的作用机制提了理论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