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应对-适应水平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耿立轩, 李霞, 李岚林, 郑辉, 吴笛,王树伟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Diseases (Electronic Edition)(2020)

引用 1|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终末期的肺癌患者由于自身的免疫力较低,代谢水平以及器官功能的降低,极易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发生[2].因此,肺癌患者不仅需要忍受疾病带来的疼痛、呼吸困难以及乏力,同时还要面对孤独、恐惧以及忧郁等负面情绪[3].此外,人们认为肺癌的发生可能与患者自身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因此,较容易遭受别人的歧视[4].患者能否达到个体内部的协调以及能否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协调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工作的进行[5].当前,关于肺癌患者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对心理的干预措施尚未有统一的治疗方案.所以如何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改善精神状态以及增强应对-适应水平是临床与护理工作中的焦点[6].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