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PLC-Q-TOF-MS/MS与网络药理学小儿佛芍和中颗粒成分解析及治疗功能性腹痛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预测

HU Meng,FU Juan, HU Junhua, WANG Zhenzhong,HU Siyuan,XIAO Wei

Drug Evaluation Research(2023)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HPLC-Q-TOF-MS/MS分析小儿佛芍和中颗粒(XFHG)中的化学成分,依据解析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治疗功能性腹痛的药效物质基础,筛选出潜在功效成分,预测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PLC-Q-TOF-MS/MS对XFHG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结合对照品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文献中的碎片离子信息、保留时间进行匹配,确认化学成分.筛选质谱解析得到的化学成分中口服生物利用度≥20%、类药性≥0.5的成分,同时纳入《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规定的指标成分以及SwissADME数据库筛选得到的成分作为活性成分;通过TCMSP、Massbank、本草组鉴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及文献筛选,分别建立XFHG活性成分靶点数据库、功能性腹痛相关疾病的靶点数据库,筛选出共同靶点,导入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9.1中,构建"XFHG-成分-功能性腹痛"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出核心成分;共有靶点导入STRING11.5数据库中,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将得到的数据导入Cytoscape 3.9.1中,筛选出核心作用的靶点;将核心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结果 XFHG定性分析中共解析出96个化学成分,包括26个黄酮类、17个有机酸类、13个萜类、11个生物碱类、6个柠檬苦素类、8个苯丙素类、4个苯乙醇苷类及11个其他类;筛选出发挥治疗功能性腹痛作用的核心成分15个,来源于6味药材,包括小檗碱、芍药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XFHG 治疗功能性腹痛的核心靶点有 TNF、AKT1、IL6、IL-1β、VEGFA、TP53、CASP3、PTGS2、CAT、MAPK3;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109条通路,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排名靠前;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145个、细胞组分(CC)条目10个、分子功能(MF)条目9个,富集值排名靠前的条目涉及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糖皮质激素反应、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向调控等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生物过程.结论 根据HPLC-Q-TOF-MS/MS解析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了XFHG治疗功能性腹痛的潜在功效成分,预测其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抗炎相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