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和复投喂对大口黑鲈胆囊收缩素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2023)

引用 0|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和其受体(Cholecystokinin receptor,CCKR)基因在摄食活动中的功能,研究通过克隆得到CCK1、CCK2、CCK1R和CCK2R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其长度分别为414、387、1368和1359 bp,分别编码137、128、455和452个氨基酸.荧光定量结果表明CCK1和CCK2基因均在脑组织中高表达,其次为肠道组织,而CCK1R和CCK2R基因分别在胆囊和脑组织中高表达.在摄食后24h内,CCK1、CCK2、CCK1R和CCK2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中CCK1、CCK1R和CCK2R基因在摄食后3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而CCK2基因在摄食后12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P<0.05).禁食过程中CCK1、CCK1R和CCK2R基因相对表达量在禁食14d时显著升高(P<0.05).复投喂后CCK1、CCK1R和CCK2R基因的相对表达趋势与餐后表达趋势相似,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在禁食和复投喂过程中CCK2基因相对表达量并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推测CCK1基因可能与CCK1R、CCK2R基因结合,作为饱腹信号因子,通过抑制食欲调控大口黑鲈摄食、消化等生理过程;而CCK2基因可能作为短期食欲因子调节摄食活动.研究结果可为大口黑鲈摄食活动调节提供理论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