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优质晚稻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及其机制

HU Tian, YUAN Shuai, HU Rong,YI Zhenxie,CHEN Guanghui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以'玉针香'为材料,设计 4个施氮量处理,分别为N1(不施氮)、N2(尿素 180 kg/hm2)、N3(尿素 126 kg/hm2)、N4(180 kg/hm2 尿素+生物炭 200 t/hm2),2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D1(18 cm×25 cm)、D2(14 cm×25 cm),于 2020-2021年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稻米品质与叶片氮代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稻米出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质组分均无显著影响,D2 处理各指标均略高于 D1处理;施氮提高了出米率与各蛋白质组分含量,降低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以 N4 处理的效果最好;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稻米品质影响显著,N4D2处理的稻米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最优,胶稠度最长,蛋白质组分含量最高;种植密度对叶片含氮量、硝态氮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均无显著影响;D2处理的叶片含氮量以及NR、NiR活性较高;施氮提高了叶片全氮含量、硝态氮含量以及NR、NiR活性,以N4处理的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全氮含量、NR活性、NiR活性与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组分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增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整精米率,显著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本试验条件下,N4D2处理对优质稻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最好,其调控机制在于提高了叶片全氮含量和氮代谢酶活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