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长期疗效

CHEN Ying, HE Liuliu, DENG Wei-min,JI Bo,ZHANG Jianping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2023)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估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确诊原发性骨质疏松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且注射唑来膦酸3年以上的88例患者病例资料,收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及用药1~6年内各时期腰椎L1-4、左股骨颈和左股骨颈上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N端骨钙素(N-osteocalcin,N-OC)、β-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isomerized carboxy-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以及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peptide,P1NP)四项标志物水平,用药期间新发骨折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各项指标变化趋势,评估其用药6年内的疗效变化.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64.94±10.02)岁;唑来膦酸注射液的使用年限(4.65±1.07)年,最长的使用年限长达6年.腰椎BMD在用药第6年相较治疗前增加了24.18%,总体增幅最大;左股骨颈BMD在用药第5年较基线有最大增幅,增加了11.03%,左股骨颈上端BMD在第6年较基线增加了11.01%.3个部位BMD水平在用药前5年达到疗效高峰,在用药第6年均开始呈现下降趋势(P<0.001).N-OC、P1NP等骨转换标志物指标均在用药1年内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在用药3年后均呈现一定程度回升趋势,P1NP在用药第6年时比基线水平高4.87%.共发现5例用药期间新发骨折,未发现下颌骨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在用药3~5年内疗效最为显著,若继续用药BMD值将不再持续升高,可考虑进入停药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