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评估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与微血管生成

Radiologic Practice(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组学在评估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与微血管生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105 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按 7:3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采用 3DSlicer软件半自动勾画感兴趣区,依次从 T1 WI,T2 FLAIR,ADC,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比(Ve)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基于筛选出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胶质瘤IDH1突变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纳入的临床放射学特征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合 Radscore 建立综合列线图.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瘤IDH1 基因分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CD105 阳性标记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检验分析 Radscore 与 VEGF 表达、CD105-MVD 的相关性.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Ktrans与Ve 联合模型评估胶质瘤IDH1 突变训练组 AUC=0.889,验证组 0.890;综合列线图训练组AUC=0.938,验证组 0.914.各模型的 Radscore 与 VEGF 表达、CD105-MVD 均呈负相关,其中联合模型的相关性最高(r=-0.570,P<0.001;r=-0.665,P<0.001).结论:DCE-MRI 影像组学可有效评估胶质瘤IDH1 突变,且在分析胶质瘤IDH1 突变与血管生成相关性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