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枇杷叶抗炎作用机理研究

叶嘉昕, 张羽帆, 赵雅婷,孔红铭,陈秋平

ZHONGWAISHIPINGONGYE(2022)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探究枇杷叶的抗炎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通过检索枇杷叶与炎症共同靶点,构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采用分子对接和DPPH清除法进一步验证抗炎主要活性成分。试验筛选获得18个枇杷叶有效活性成分,403个疾病靶点,72个共同靶点,22个关键靶点,其中关键靶点TNF、AKT1、IL6、IL1B 和CXCL8 与枇杷叶抗炎相关度最高,槲皮素、EGCG、山奈酚、异鼠李素、β- 谷甾醇为抗炎关键成分。枇杷叶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对脂多糖的反应、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调节,进而调控AGE-RAGE、TNF和IL-17等信号通路,而实现抗炎作用。分子对接表明上述关键活性成分均和靶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其中EGCG 与TNF的靶蛋白2AZ5对接结合能低至-9.0kcal/mol。本研究探讨了枇杷叶活性成分的抗炎机制,为后续枇杷叶提取物开发提供研究思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