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孟子达,梁玉美, 张晓旭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2022)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新生儿期是儿童病死率最高的时期,新生儿脑损伤是其较为常见的疾病,常导致患儿远期出现脑瘫、癫痫等疾病,由于患儿临床体征和症状不典型,故及时诊断对预测远期预后和指导早期治疗尤为重要。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将脑电波通过放大、过滤、压缩、整合等方法以振幅形式的波普带呈现出来,具有价格便宜、操作简便、不易受干扰、图形直观、可长时间监测、无不良反应和可连续床旁监测等特点,通过其振幅高低、背景活动来判断新生儿的睡眠情况,通过是否有痫样放电判断新生儿脑成熟度。在临床工作中主要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脑成熟度、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惊厥等的诊断和评估等。但aEEG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重症病房的环境、aEEG粘贴电极少、监测位置的局限也容易导致误诊漏诊,判读标准的不一也导致判定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联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疾病程度是aEEG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