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抑制小鼠腹主动脉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 Research (Electronic Edition)(2021)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对腹主动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36 d的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48只,随机分为5组。其中8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其余40只均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 1000 ng·kg-1·min-1)持续皮下注射诱导腹主动脉瘤模型,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AngⅡ组、阿司匹林组、替格瑞洛组、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组(双药联合组),每组10只。记录实验前和实验末各组小鼠的基础情况(包括体重、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小板计数等),获取腹主动脉组织并采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2和MMP-9的表达。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组间的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5组小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实验前收缩压、血小板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实验末收缩压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3.670,P<0.05)。除对照组小鼠未形成腹主动脉瘤外,其他4组小鼠腹主动脉瘤成模率为50.0%~80.0%、破裂发生率为30.0%~50.0%。5组小鼠腹主动脉瘤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70,P<0.05),其中AngⅡ组、阿司匹林组、替格瑞洛组腹主动脉瘤直径均明显大于双药联合组(P<0.05或0.01)。5组小鼠IL-1β、TNF-α及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500、21.940、49.650、199.100,P<0.05或0.01),其中双药联合组各指标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AngⅡ组、阿司匹林组、替格瑞洛组(P<0.05),阿司匹林组、替格瑞洛组各指标表达水平均与AngⅡ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可抑制小鼠腹主动脉瘤的形成及生长,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腹主动脉内炎症反应有关。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