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K1和miR-1273g-3p在结直肠癌细胞SW480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ournal of Huaihai Medicine(2023)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SIK1 与miR-1273g-3p在结直肠癌细胞SW480 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1273g-3p和SIK1 在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 和结直肠癌细胞SW480 中的表达情况,将miR-1273g-3p 抑制剂转染SW480(抑制剂组),并设立空载对照(抑制剂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实验验证SIK1 与miR-1273g-3p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IK1 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SIK1 与结直肠癌(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生存预后,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与NCM460 细胞相比,SW480 细胞中miR-1273g-3p呈高表达(P<0.01),SIK1 呈低表达(P<0.0001).与抑制剂对照组相比,抑制剂组中miR-1273g-3p的表达降低(P<0.01);抑制miR-1273g-3p的表达后,SIK1 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IK1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SIK1 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SIK1 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5 年生存率分别为53.7%和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1).SIK1 表达情况(P =0.027)、肿瘤大小(P =0.019)、淋巴结转移(P<0.001)、TNM分期(P<0.001)与CRC患者的OS存在相关性;SIK1 的低表达(P =0.030)和TNM的高分期(P<0.001)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R-1273g-3p可能通过调控SIK1 的表达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可为CRC的诊治提供参考.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