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2023)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2D)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SMI)预测恶性结节侵袭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外科进行甲状腺手术145例患者共162个微小结节.术前进行二维及SMI模式下超声检查,观察每个结节的血流分布特征、同一切面两种模式下面积的大小,与其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穿刺(US-FNAB)及术后病理组织对照,得出微小结节良、恶性血流分布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超声模式联合在微小恶性结节向周围组织侵袭的最佳临界值及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术后病理结果:162个微小结节中良性结节31个、恶性结节131个.2)SMI模式下结节血流分布特征:汇聚征、空洞征多为恶性结节;其他征多为良性结节;三种血流分布征象在恶性组与良性组中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414,P<0.001).3)微小结节在同一切面的2D与SMI模式下测量面积比较:良性结节两种模式下面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40,P=0.968);恶性结节 SMI 模式下面积>2D 模式(Z=-4.723,P<0.001).4)SMI模式下面积>2D 面积的结节82个;面积有差异的部位均进行US-FNAB,病理结果提示有癌细胞侵袭的结节50个.SMI面积/2D面积法鉴别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具有侵袭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P<0.001),最佳临界值为1.67,诊断恶性结节向周围侵袭的灵敏度为64.8%,特异度为83.2%.结论 2D超声联合SMI可预测恶性结节是否具有侵袭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