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胸背部PHN患者1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单用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臭氧穴位注射治疗.治疗8周后和6个月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红外热像温度变化[区域内平均相对温度(Average Skin Temperature,AST)、AST值差值(ΔAST)]、随访期间各类镇痛药物及其他补救措施(神经阻滞、脉冲射频治疗、皮内阻滞等)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周、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1周、3个月、6个月后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1周后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ΔAS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1周的ΔAS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联合组镇痛药物、脉冲射频治疗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胸背部PHN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治疗效果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