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机在抗真菌辅助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及机制初探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2022)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基于体外试验研究氢氧机单独应用或联用抗真菌药对真菌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临床分离获得的12株病原真菌作为试验菌株,使用氢氧机按固定的流速和档位(气流量3 L/min,雾化档5档)处理菌悬液,以通气0 min时(未通气时)和通气处理菌悬液5、10 min时为3个观察时点,各时点分别取菌悬液100 μL涂布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于37℃温箱内培养2 d后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存活率和杀伤率.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4种抗真菌药伏立康唑(VOR)、泊沙康唑(POS)、氟康唑(FLU)、伊曲康唑(ITR)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活性变化.结果 氢氧机5 min通气处理对12株菌株的杀伤率与通气0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杀伤率范围为6.3%~76.2%;与5 min通气处理相比,氢氧机10 min通气处理对12株菌株的杀伤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杀伤率范围为19.6%~93.5%.菌悬液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氢氧机通气处理10 min后,ITR、POS、VOR对菌株的MIC值下降了 1~4倍,FLU对菌株的MIC值降低了 1~5倍;高浓度氢气处理后,抗真菌药对其中11株菌株的MIC值明显降低.对经过不同时间通气处理的ATCC00279菌株进行细胞内ROS检测发现,与通气0 min比较,通气10 min后菌株对ITR、VOR的ROS百分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独氢氧机通气处理即可实现高达93.5%的菌株杀伤效果,将其与抗真菌药联用还可使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进一步降低抗真菌药对真菌的MIC,其机制可能与氢氧机能增强真菌细胞内ROS活性有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