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纳米碳定位和术中肠镜定位在腹腔镜直肠腺瘤切除中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s (Electronic Edition)(2021)

引用 1|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比较术前纳米碳定位和术中肠镜定位在腹腔镜直肠腺瘤切除术中的作用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行腹腔镜直肠腺瘤切除5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纳米碳组和术中肠镜组,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纳米碳组:在手术日前1日,行结肠镜检查,在肿瘤肛侧距肿瘤边缘约1 cm黏膜下注射纳米碳,分别在3、6、9、12点分四处注射,每点注射0.25 mL。术中根据纳米碳标记,确定下切缘。术中肠镜组:切除肠管前,经肛门行肠镜检查,进镜至腺瘤或病灶下缘,根据肠镜光源,腹腔镜下在腺瘤部位予钛夹标记,并确定拟切除肠管范围。两组术后随访4~24个月。结果:两组肿瘤均准确定位,切除肠管均带瘤,无漏诊或误诊,切缘阴性。根据TNM分期法,纳米碳组30例,术后病理17例为Ⅰ期(Tis-1N0M0)肿瘤,13例为Ⅱ期(T2N0M0)肿瘤。下切缘距肿瘤(2.1±0.5)cm。清扫淋巴结(23.42±4.80)枚。术中肠镜组26例,术后病理12例为Ⅰ期(Tis-1N0M0)肿瘤,14例为Ⅱ期(T2N0M0)肿瘤。下切缘距肿瘤(2.5±0.4)cm。清扫淋巴结(16.33±5.87)枚。两组清扫淋巴结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P=0.003)。结论:在腹腔镜直肠腺瘤切除行术前纳米碳定位和术中肠镜定位,准确性高。纳米碳定位可以增加清扫淋巴结数,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