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术后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23)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目前的研究只是通过影像学测量指标及其他指标来预测颈椎术后前凸曲度丢失,汇总这些预测指标的相关文章尚少,此文旨在建立一个预测模型来汇总这些预测指标.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后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与验证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颈后路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观察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方式选择、手术节段数、手术是否累及C2或C7、术前C2-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C7倾斜角、颈椎矢状面垂直距离、C2-C7曲率、伸展活动范围、屈曲活动范围,通过术前、术后颈椎C2-7 Cobb角差值确定颈椎术后前凸曲度变化(ΔCL),以ΔCL≤-10°为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组,ΔCL>-10°为无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组.对这些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与结论:①共有11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69例,女48例,随访时间12-26个月;②在117例患者中,发现术后颈椎前凸严重丢失者30例,没有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者87例;③统计学分析显示:术式的选择、手术是否累及C2或C7椎体、术前C2-7 Cobb角、C7倾斜角、C2-C7曲率、屈曲活动范围是导致颈后路手术后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增加术后曲度严重丢失风险最明显的是手术节段是否累及C2或C7节段(OR=3.524,95%CI:1.127-11.013)以及手术术式选择(OR=3.165,95%CI:1.013-9.889);④并进一步建立了临床预测模型(Nomogram)并进行验证,其内部验证C-index值为0.91,验证组进行外部验证C-index值为0.87,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⑤提示手术术式的选择、手术节段是否累及C2或C7节段、术前C2-7 Cobb角、C7倾斜角、屈曲活动度是颈后路手术后颈椎前凸曲度严重丢失的高危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