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探测器宽度和信号采集位置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2023)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CT不同扫描模式、不同探测器宽度及信号采集位置对CT值及噪声的影响,为临床实践中合理选择扫描模式和相关参数提供依据。方法:使用GE Revolution CT对体部剂量模体进行扫描。逐层扫描模式时,分别选择40、80、160 mm探测器宽度,用探测器的中心、边缘和两圈扫描的毗邻区域对模体同一层面进行成像;螺旋扫描模式时,探测器宽度/螺距组合分别为40 mm/0.516、40 mm/0.984、80 mm/0.508、80 mm/0.992,对位于扫描野边缘和中心的模体同一层面进行成像。对所得影像的几何形状进行主观评价,测量CT值和标准差(SD),比较不同成像参数时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逐层扫描模式不同扫描参数下CT值和SD的比较均采用多组间Friedman检验,螺旋扫描时不同扫描参数下CT值和SD的比较均采用两相关样本非参数Wilcoxon检验。结果:任意扫描参数组合所得影像的几何外形均无明显改变。逐层扫描模式使用不同探测器宽度时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4.00, P=0.001),40 mm时CT值和160 mm时CT值均大于80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信号采集位置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04, P=0.002),边缘和毗邻的CT值均大于中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螺旋扫描80 mm时CT值大于40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2.10, P=0.036)。逐层扫描模式使用不同探测器宽度时CT值的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17, P=0.017),160 mm时SD大于80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信号采集位置的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3.50, P=0.001),边缘SD大于中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螺旋扫描螺距为0.984、0.992时SD大于螺距为0.516、0.508( Z=-2.66, P=0.008),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宽体探测器CT选择不同扫描模式、探测器宽度及信号采集位置会对影像的CT值和SD产生一定影响。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Detector width,Image qualit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