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的作用机制

The 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Wounds And Surface Ulcers(2023)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标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生肌玉红膏的活性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靶点基因简写;检索GeneCards等数据库中糖尿病溃疡发病机制的相关基因靶点,使用Venny在线工具对生肌玉红膏作用靶点和糖尿病溃疡发病机制相关基因靶点进行交集处理,获得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潜在作用靶点靶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网络;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对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 共获得生肌玉红膏作用靶点基因1842个、糖尿病溃疡发病机制相关基因靶点857个,分析处理后获得交集靶点(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潜在作用靶点)108个;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潜在作用靶点PPI网络结果显示,关键作用靶点共包含白细胞介素(IL)-6、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等28个;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溃疡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网络结果显示,关键化学成分包含槲皮素、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等10个;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共涉及生物过程(BP)条目2403个、细胞组成(CC)条目64个、分子功能(MF)条目155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涉及通路170条.结论 生肌玉红膏中的槲皮素、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毛蕊异黄酮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IL-6、AKT-1等多靶点调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IL-1β/IL-23-IL-17A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