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非淀粉多糖酶复合配比优化及其对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2022)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外源非淀粉多糖酶的最适配比及其对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通过反刍动物瘤胃体外发酵模型进行体外消化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断奶育肥羔羊饲粮中分别添加7种不同水平的4种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每个水平设3个重复.以产气量(GP)及干物质降解率(DMD)为评价指标,确定单酶的最佳添加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设计4因子3水平L9(34)试验,对4种酶进行复配组合,确定最适配比;以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最适配比外源复合非淀粉多糖酶的试验饲粮(试验组)与基础饲粮(对照组)进行体外发酵对比,分别测定在不同发酵时间(2、4、6、8、12、24、48 h)的GP、DMD及发酵参数.结果表明:以断奶育肥羔羊饲粮为底物优选出4种酶,最佳添加量为纤维素酶750 U/g、木聚糖酶125 U/g、β-葡聚糖酶750 U/g、甘露聚糖酶125 U/g;由此催化反应的GP和DMD最适配比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1 000:250:500:50(U/g,干物质基础);最适配比外源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在瘤胃体外发酵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培养48 h后,各组发酵液pH均处于正常水平;试验组平均GP、DMD、氨态氮(NH3-N)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平均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与乙丙比(A/P)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可见,添加适宜配比[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1 000∶250∶500∶50(U/g,干物质基础)]的外源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可增加体外发酵GP、DMD,改善瘤胃发酵,具有促进饲粮中营养物质消化的潜力.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