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癌及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谱的特点比较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2023)

引用 0|浏览1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比较肾上腺皮质癌及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谱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和(或)泌尿外科就诊的肾上腺皮质癌患者2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119例,获取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谱,比较两组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肾上腺皮质癌发生相关的可能因素。结果: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年龄为46(35,57)岁,女性为15例(65.2%);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年龄为49(40,58)岁,女性为80例(67.2%);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影像学检查发现,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肿瘤最大径 M( Q1, Q3)(下同)为7.05(5.45,9.78)cm,比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大[2.1(1.6,3.0)cm]( P<0.001);雄烯二酮[4.056 9(1.619 5,7.907 9)比1.517 5(0.935 1,2.582 1)nmol/L( P<0.001)]升高,11-酮睾酮/11-酮雄烯二酮[0.034 3(0.020 6,0.079 2)比0.041 0(0.028 6,0.061 5)( P=0.089)]、11-酮雄烯二酮/11-羟雄烯二酮[0.013 0(0.006 4,0.086 7)比0.063 0(0.018 2,0.162 5)( P=0.042)]降低。多因素分析发现雄烯二酮、肿瘤最大径、11-酮睾酮/11-酮雄烯二酮、11-酮雄烯二酮/11-羟雄烯二酮是发生肾上腺皮质癌的相关因素, OR值(95% CI)分别为1.841(1.093~3.100)、5.130(2.332~11.285)、0.381(0.167~0.867)、0.000(0.000~0.014),均 P<0.05。 结论:肾上腺皮质肿瘤直径越大、雄烯二酮水平升高是肾上腺皮质癌的相关因素;11-羟雄烯二酮转换生成11-酮雄烯二酮及11-酮雄烯二酮转换生成11-酮睾酮减低与肾上腺皮质癌相关。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drenal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drenocortical hormone profile,adrenal coritcal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