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卧位关节镜下由内向外髂胫束松解术治疗双侧臀肌挛缩症的疗效观察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2023)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究平卧位关节镜下由内向外髂胫束松解术对双侧臀肌挛缩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的非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因双侧臀肌挛缩症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运动医学科、拟行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依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平卧组采用平卧位关节镜下由内向外髂胫束松解术,侧卧组采用侧卧位关节镜下由外向内髂胫束松解术。记录所有患者的非手术操作总时长和手术操作总时长。比较两组术前3 d内及手术至少2个月后臀肌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卧组共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31.8±7.3)岁;侧卧组共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30.6±6.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术后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平卧组非手术操作总时间短于侧卧组[(47.9±10.4)min比(63.9±7.5)min, P<0.001]。平卧组的手术操作总时长与侧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 Q1, Q3),31.0(27.0,43.5)min比33.0(24.8,38.0)min, P>0.05]。平卧组和侧卧组的术后臀肌挛缩功能量化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分别为93.0(85.0,98.0)分比61.0(50.5,66.8)分, P<0.001和(88.5±6.9)分比(63.6±9.6)分, P<0.001]。平卧组与侧卧组之间,术前和术后2个月的臀肌挛缩功能量化评分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9.3±11.9)分比(63.6±9.6)分, P>0.05和93.0(85.0,98.0)分比89.5(84.0,94.8)分, P>0.05]。两组术后各有2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均在术后2周内消退。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术区脂肪液化、感染、髋关节外展肌力下降、下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平卧位关节镜下由内向外髂胫束松解术治疗双侧臀肌挛缩症可有效提升临床工作效率,疗效确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案。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Buttocks,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Supine position,Arthroscopy,Operative programm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