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中黄芩的本草考证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3)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通过梳理历代本草、医籍、方书、方志和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拟对经典名方中所用黄芩药材的名称、基原、商品规格、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按照历史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黄芩最早有"黔""菳"等名,历代本草皆以黄芩为正名,还有"腐肠""黄文""妒妇"等别名;历代所用黄芩的主流基原为Scutellaria baicalensis,同属其他种植物在不同时期亦有作为黄芩使用的情况;历代药用部位均为根,自南北朝以来,根据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结合性状特征分成子芩和枯芩2个功效不同的规格,并延续至今,但受栽培成本、指标性成分含量要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多为子芩;历代本草记载的黄芩产区较广且逐渐从长江流域向北扩展,近代以来一度推崇河北承德所产,奉为道地,现黄芩栽培产地较广,遍及华北、东北.黄芩早期多用生品,明代出现多种炮制品,发展延续至今主要为生品、酒制品2种.根据考证结论,建议经典名方中黄芩以S.baicalensis入药,其商品规格及炮制品的选择可依据原方要求、临床作用综合确定.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