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年南京市溧水区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分析

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23)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南京市溧水区户籍居民主要死因和寿命损失情况,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与简略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潜在减寿率(PYLLR‰)等指标,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20年,溧水区户籍居民平均粗死亡率为686.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9.94/10万;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774.83/10万和533.71/10万)均高于女性(595.37/10万和420.12/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58.54、320.76,P值均<0.05);标化死亡率全人群(AAPC=-8.3%,t=-7.30)、男性(AAPC=-9.6%,t=-6.50)、女性(AAPC=-7.7%,t=-5.80)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值均<0.05).前5位死因为心脑血管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损伤中毒和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死亡率呈线性上升趋势;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总体呈线性上升趋势,2012年后呈线性下降趋势;心脑血管病呈线性下降趋势(P值均<0.05).期望寿命为80.13岁,分别去除心脑血管病、肿瘤、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后,期望寿命依次增加7.93、3.61、1.22、1.07、0.29岁.全死因导致的PYLLR%o为31.22‰,总人群、男性、女性均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值分别为-4.3%、-4.5%、-3.7%,t值分别为-9.9、-6.8、-5.4,P值均<0.05).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南京市溧水区户籍居民健康和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应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