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2023)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2020 年 12 月 1 日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收治的 40 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和针药结合疗法组,每组 20 例.所有患者均参照 2016 年脓毒症 3.0 指南标准给予基础治疗.西医常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莫沙必利、复方消化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针药结合疗法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腹针疗法及温脾汤内服.腹针疗法采用薄氏腹针疗法,取穴大横、关门、天枢、太乙、气海、关元、中脘、下脘,每日 1 次,每次20 min,连续 8d.温脾汤药物组成为大黄 12 g、当归 15 g、干姜 10 g、制附子 10 g、人参 15 g、炒白术 15 g、茯苓15 g、芒硝3g、炙甘草6g,口服或鼻饲,每日3次,连服8d.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d、8d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以及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多糖(LPS)、白细胞介素(IL-10、IL-6)、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和辅助性T细胞 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水平的差异.结果 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WBC、hs-CRP、PCT、TNF-α、LPS、IL-6、Th17、Th17/Treg、I-FA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0 和Treg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于治疗后 8d达到谷值或峰值,且针药结合疗法组的变化较西医常规治疗组更显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分):0.70±0.66 比 1.35±0.67,APACHEⅡ评分(分):14.70±3.92 比 16.90±5.17,WBC(×109/L):8.81±1.78 比 8.82±1.54,hs-CRP(mg/L):65.60±27.23 比 88.56±30.84,PCT(μg/L):1.08±1.03 比 1.85±1.06,TNF-α(ng/L):30.51±2.92 比33.40±4.13,LPS(EU/L):28.71±2.75 比 32.90±2.28,IL-6(ng/L):9.81(4.88,31.60)比 89.36(18.38,119.44),IL-10(ng/L):69.85±7.94 比 64.44±7.99,Th17/Treg:0.52±0.08 比 0.63±0.12,HLA-DR:(79.71±5.70)%比(74.60±5.45)%,I-FABP(ng/L):9.93±3.21 比 13.36±4.51,均P<0.05].结论 针药结合疗法能改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可能通过保护肠道机械屏障、减少内毒素释放和纠正免疫紊乱而实现.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