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思考——以食源性寄生虫病为例

Journal of Tropical Diseases and Parasitology(2023)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学院校本科生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知情况,为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某医学院校完成2022年春季学期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本科生,调查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知识水平、学习和行为意愿等情况.结果 109名调查对象中,食源性寄生虫种类识别正确率最高的为猪带绦虫(90.83%,99/109),最低的为旋毛虫和弓形虫(均为45.87%,50/109);感染途径认知正确率最高的为"吃鱼生、醉虾醉蟹"(97.25%,106/109),"吃米猪肉"而感染的正确率最低(86.24%,94/109);临床症状认知正确率最高的为"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97.25%,106/109),最低的为"癫痫、偏瘫"(55.96%,61/109).学生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知识水平与其知识学习、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的意愿均呈正相关(r=0.273、0.193、0.189,P均<0.05).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专业的学生在知识学习、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的意愿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该医学院校本科生对部分食源性寄生虫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对临床症状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适当提高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内容比重,提高学生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知水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