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七物颗粒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运动、Cajal间质细胞、c-Kit表达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3)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白术七物颗粒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小鼠肠道运动、Cajal间质细胞(ICC)、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TC的作用机制.方法 4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普芦卡必利组和白术七物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盐酸洛哌丁胺灌胃建立STC小鼠模型,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14 d.观察小鼠一般体征变化,测定粪便干湿重及肠道推进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肠组织c-Kit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结肠组织ICC凋亡情况,16S rR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精神不振,皮毛粗糙、光泽度差,大便干结、呈团块状,粪便干湿重显著减少,肠道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结肠黏膜有明显糜烂,腺体被破坏,结肠组织c-Kit表达显著降低(P<0.01),ICC凋亡有所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白术七物颗粒中、高剂量组和普芦卡必利组小鼠一般体征显著改善,粪便干湿重显著增加,肠道推进率显著升高(P<0.01),结肠黏膜结构改善,结肠组织c-Kit表达显著升高(P<0.01),ICC凋亡减少.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白术七物颗粒可调节模型小鼠粪便绒毛杆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副拟杆菌属和阿克曼菌属等菌群丰度,尤以白术七物颗粒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白术七物颗粒可改善STC小鼠症状和结肠损伤,促进肠道运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结肠组织c-Kit表达、抑制ICC凋亡、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