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内镜治疗后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风险效能分析

Journal of Practical Hepatology(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预测内镜下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再出血的效能.方法 2013 年~2017 年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的住院患者,均接受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和/或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术后随访1 年.应用首次入院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经ROC曲线分析选取截断点,将患者分为血浆高水平和低水平纤维蛋白原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特点.应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患者内镜治疗后1a再出血率.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纳入255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并接受内镜治疗患者,经ROC曲线分析选择150 mg/dL作为截断点,将患者分为血浆高纤维蛋白原组156和低纤维蛋白原组 99;低纤维蛋白组Child-Pugh评分显著高于高纤维蛋白组,血小板水平更低,凝血酶原时间更长,1 a再出血率显著高于高纤维蛋白原组(25.3%对 10.9%);在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患者中这种差异更为显著(45.2%对11.3%,P=0.0002);经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在权衡年龄、合并门静脉血栓和合并糖尿病之后,低纤维蛋白原组内镜治疗后1a再出血的风险是高纤维蛋白原组的3.37 倍(95%CI:1.78~6.36,P<0.001).结论 血浆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将增加内镜治疗后EVB患者再出血的风险,在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患者更为显著.在内镜治疗后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将有利于预测再出血风险,而应给予必要的干预措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