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K:CA荚膜型别克罗诺杆菌的荚膜多糖组分研究

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是一类以奶粉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食源性致病菌,能够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膜炎、菌血症等疾病.荚膜是细菌常见的毒力因子,本研究对4种K:CA型别的Cronobacter荚膜多糖进行分析,以期发现荚膜型别与荚膜多糖的单糖组成的关联规律.[方法]本研究通过苯酚-硫酸法和氢核磁共振(1H NMR)分别对28株Cronobacter(4种K:CA型别)荚膜多糖的产量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文章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培养时间对Cronobacter荚膜多糖产生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为在牛奶琼脂培养基中培养48.0 h,而且不同条件下未改变Cronobacter荚膜多糖的单糖组成.本研究进一步发现,4种K:CA型别菌株间的荚膜多糖产量具有显著差异,K2:CA2型别的荚膜多糖平均产量最高.其中,2株荚膜多糖产量高的菌株 C.sakazakii ATCC 12868 和 C.sakazakii ATCC 29004 也均为 K2:CA2 型别,产量分别为19.6%和28.4%.此外,通过1H NMR测定出28株Cronobacter的荚膜多糖中的单糖组分有 8 种,其中在 C.malonaticus cro1754B2 和 C.sakazakii cro1573B3 发现了 β-ManpNAc,只在 C.sakazakii cro771A2中发现了 β-Ribp,本研究还发现大多数K1:CA1型别荚膜多糖中均有a-Rhap,大部分K1:CA2型别和K2:CA1菌株荚膜多糖由β-Glcp构成,其中a-Glcp为K2:CA2荚膜多糖的主要单糖组分.[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 4种荚膜型别Cronobacter的多糖分泌规律,发现K2:CA2型别的荚膜多糖平均产量最高,发现了Cronobacter荚膜多糖的单糖组成与荚膜型别的相关性,为Gronobacter的荚膜特性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