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转移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2023)

引用 0|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分析影响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84例经病理确诊、首次治疗为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T分期明确的乳腺癌患者共1816例,且其中T1期乳腺癌707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明确的乳腺癌共695例,将其中220例发生转移的患者作为转移组,475例未发生转移的患者作为未转移组.统计2008—2017年期间T1期乳腺癌发生情况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008—2017年10年间T分期明确的1816例乳腺癌中T1期为707例,占比38.9%(707/1816),T1期乳腺癌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2008—2017年10年间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为695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比例呈升高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移组肿瘤位于乳腺内下和外上部、肿瘤最大直径1.1~1.5 cm和1.6~2.0 cm、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占比高于未转移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年龄、民族、流产史、哺乳史、月经状态、肿瘤家族史、检测淋巴结个数、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分子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于乳腺外上部及肿瘤最大直径1.1~1.5 cm、1.6~2.0 cm是影响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2.134、1.614、2.889,均P<0.05).结论 肿瘤位于乳腺外上部和肿瘤最大直径大于1.1 cm是T1期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准确判断T1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利于对患者制定合适的外科治疗决策.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