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对雌性大鼠炎性因子水平及糖稳态的影响

YANG Yi,HUANG Lingyan,LI Liping, WANG Xin, LEI Ruichen,LIU Herong, FAN Haohao,LI Ling,DE Xiaoming

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雌性大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糖稳态的影响.方法 将 40 只 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4 组:对照组(玉米油)、DEHP(750 mg·kg-1)组、DEHP(750 mg·kg-1)+DBP(500 mg·kg-1)组、DBP(500 mg·kg-1)组.经口灌胃染毒 8 周,染毒期间记录动物体质量变化及空腹血糖(FBG)水平.末次染毒 24h后,分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胰岛素耐量实验(ITT),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行 10%水合氯醛麻醉,心尖采血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称重并计算肝脏器官系数,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 和脂联素(ADP)水平;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测量肝脏PI3K、Akt mRNA水平.结果 各组大鼠体质量随染毒时间增加呈不同程度增长;DEHP组、DEHP+DBP组大鼠肝脏器官系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且DEHP+DBP组大鼠肝脏器官系数均高于DEHP组、DBP组(P均<0.01);第 4 周时,DEHP+DBP组FBG水平高于DEHP组、DBP组和对照组(P均<0.05).OGTT结果显示,经口给予大鼠高糖灌胃后,各组大鼠血糖水平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ITT结果中DEHP组、DBP组大鼠血糖水平从15 min时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均<0.05).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EHP+DBP组TNF-α水平升高(P<0.05),ADP水平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DEHP和(或)DBP组可见肝细胞不同程度水肿,汇管区散在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胆色素颗粒沉着,肝血窦增宽,间隙增大.与对照组相比,DEHP组、DBP组和DEHP+DBP组大鼠肝脏组织PI3K、Akt mRNA水平均降低(P均<0.01),与DEHP组比较,DEHP+DBP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 DEHP和(或)DBP染毒可能引起雌性大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紊乱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抑制肝脏PI3K/Akt信号通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