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耕作活动对大庆和绥化地区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ZHANG Lei, QIU Lufan,HUANGFU Huiyuan, ZHANG Wenzhen,GU Yue,ZHANG Man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3)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我国东北黑土区面积广阔,是我国粮食的重要生产区.而黑土区包含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多种土壤,为深化研究黑土区的土壤性质,实现因地制宜保护黑土区的策略,采集了大庆市和绥化市不同地区耕地和非耕地的黑土、草甸土,通过实验分析了个22点位土样的6个理化性质指标.结果表明,在11个取样地区中,耕地pH普遍低于非耕地,其中肇源地区耕地pH为7.81,与非耕地相比下降了1.35;干物质含量中,除红岗地区外,耕地干物质含量均较非耕地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望奎地区干物质含量上升最多,为1.87个百分点;有机碳含量中,所有地区耕地均高于非耕地,大同耕地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7.67 g·kg-1,本文非耕地增加了25.26 g·kg-1;全氮含量中,耕地含量均小于非耕地,绥棱非耕地含量最高,为3699.11 mg·kg-1,耕地相比非耕地降低了1520.28 mg·kg-1;全磷、全钾中,耕地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非耕地.综上可知,长期的化肥施用导致该地区土壤中已经有明显的磷、钾元素富集,且有较明显的土壤酸化和一定程度的土壤板结.当地政府应当及时调整政策,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缓解土壤质量的恶化.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