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硝比对亚热带树种幼苗氮吸收偏好及吸收根属性的影响

Liu Qianyuan,Chen Yifan,Chen Yanmei, Wang Huimin

Scientia Silvae Sinicae(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铵硝比对亚热带针、阔叶树苗的氮素吸收偏好及吸收根属性的影响,为阐明人工林养分获取策略与土壤氮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亚热带常见树种湿地松、马尾松、深山含笑和枫香的2年生幼苗为对象,设置3种铵硝比(15:1、8:8和1:15)进行沙培试验,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植物的无机氮吸收速率,分析其与吸收根形态、构型属性的相关性.[结果]1)4个树种幼苗的无机氮吸收速率具有环境可塑性,当铵氮(NH4+-N)占优势时,4个树种均偏好吸收铵氮;当硝氮(NO3?-N)占优势时则偏好吸收硝氮.当铵硝比为8:8时,则表现出树种对不同形态N吸收的差异:针叶树种的NO3?-N吸收速率是NH4+-N的2倍多,但阔叶树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铵硝比对植物吸收根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有显著影响,对直径、组织密度、分支比和分支呈强度无显著影响.3)4种树种幼苗的无机氮吸收速率与根分支呈显著正相关,与各器官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4个树种幼苗对不同形态N的吸收依赖于底物N可利用性和物种特异性.环境中铵硝比变化时,湿地松和马尾松根系可通过生理?形态属性的权衡特性获取养分,无机氮吸收速率降低,比根长增大(直径变小);阔叶树深山含笑和枫香通过加强吸收根形态属性(增大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构型属性(增大分支比)和生理属性(提高NH4+-N吸收速率)获取养分.各树种不同的养分获取策略可促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