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抗支气管炎和镇咳的作用研究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2023)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考察喜炎平注射液对实验动物支气管炎和咳嗽的影响,并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①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5 mg·kg-1)和低、中、高剂量喜炎平注射液(50、100和200 m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脂多糖所致小鼠支气管炎模型,随后静脉注射给予对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静脉注射给予等量0.9%NaCl,连续给药3 d,每天1次.收集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其中炎细胞数量及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并进行肺组织样本的病理学变化考察.②建立枸橼酸所致豚鼠咳嗽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喜炎平注射液低、中、高剂量(25、50和100 mg·kg-1)组和磷酸可待因组(10 mg·kg-1),随后静脉注射或灌胃给予对应药物,模型组静脉注射给予等量0.9%NaCl,连续给药5 d,每天1次;测定豚鼠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组和低、中、高剂量喜炎平注射液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69.61±40.90)、(955.40±358.78)、(203.11±169.79)、(546.57±205.98)、(270.63±141.08)和(216.31±107.77)pg·mL-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为(16.43±2.17)、(726.63±254.48)、(78.38±42.93)、(408.69±100.84)、(269.79±50.55)、(111.21±56.51)pg·mL-1,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分别为(21.75±7.25)、(91.99±34.16)、(29.26±8.66)、(57.35±19.00)、(34.95±10.01)和(28.83±7.63)pg·mL-1,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分别为(0.45±0.44)、(5.55±1.48)、(2.20±2.02)、(4.20±0.89)、(3.95±1.04)和(2.55±1.67)分;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数量及白细胞介素-6、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明显降低,肺组织炎性病变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模型组、磷酸可待因组和喜炎平注射液中、高剂量组豚鼠5 min内咳嗽次数分别为(24.50±1.72)、(14.90±3.03)、(14.90±3.78)和(8.70±2.31)次.与模型组比较,喜炎平注射液中、高剂量组均明显降低咳嗽次数(均P<0.01).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对支气管炎和咳嗽动物模型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改善炎症密切相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