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例精神科常用药物致白细胞减少临床特点分析

China Pharmaceuticals(2023)

引用 0|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科常用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医院药物警戒数据平台2004年1月至2021年6月使用精神科常用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病例224例.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转归情况、原患疾病、用药种类、具体药物数量占比,以及白细胞减少发生时的用药剂量、潜伏期及白细胞计数(WBC).结果 患者以女性(137例、61.16%)及青年(18~44岁、129例、57.59%)居多,体质量以60~69 kg居多(80例、35.71%);转归多为好转(137例、61.16%),其次为痊愈(81例、36.16%).原患疾病以双相情感障碍(78例、34.82%),精神分裂症(74例、33.04%)为主;主要致病药物为抗精神病药(17种、132例、58.93%)、心境稳定剂(8种、38例、16.96%),抗抑郁药(13种、29例、12.95%),具体药物分别以富马酸喹硫平片(41例、18.30%),丙戊酸钠缓释片(27例、12.05%),奥氮平片(19例,8.48%)为主.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例,患者多在用药后15 d内(最多32 d)出现白细胞减少,出现时药物剂量均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WBC均值多为(3.0~3.9)×109/L.结论 精神科疾病患者白细胞减少与该科多种药物(尤其是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的使用有关.服药后32 d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指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