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下巨大间质瘤内镜超级微创手术切除1例

M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2023)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胃肠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是最常见的上皮下间叶源性肿瘤,以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的过度表达为特征,占消化道肿瘤的1%~2%,常发生在胃部( 50%~70%);其次是小肠( 25%~35%)、结肠和直肠( 5%~10%) ,以及食管(<5%) [1]. GISTs有恶变的风险,其预后与位置、大小和核分裂象计数有关. 推荐经内镜超声(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或 CT 等评估,确认没有转移的GISTs应积极治疗,手术切除是目前的标准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外科手术、腹腔镜切除术、消化内镜切除术及腹腔镜-内镜联合技术.与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相比,消化内镜超级微创手术具有优势,能够保留患者脏器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并发症少,但切除巨大GISTs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目前多采用腹腔镜和内镜联合的手术方法,可以更好地暴露肿瘤,确保根治性切除[2]. 笔者收治胃黏膜下巨大间质瘤1例,行消化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 ESE)完整切除肿瘤,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