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短期临床疗效研究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3)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 帕金森病(PD)作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因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明显,且长期使用疗效降低,使其成为全球医疗难题。刮痧是应用广泛的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一,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目前有关刮痧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PD的研究尚少。目的 观察刮痧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PD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在南京市中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PD门诊诊治的16例原发性PD患者为观察组,按照性别、年龄、病程及Hoehn-Yahr分期相匹配的原则,选择16例原发性PD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刮痧联合西药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停止刮痧,单纯西药继续治疗1个疗程,作为随访。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最后1个疗程记为随访。治疗3个月和随访1个月,观察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MDS-UPDRS Ⅲ)评分、非运动症状评分(NMSS)评分、临床疗效;治疗3个月观察血清白介素1β(IL-1β)、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MDS-UPDRS Ⅲ、NMSS评分及血清IL-1β、NF-κB水平均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MDS-UPDRS Ⅲ、NMSS评分均低于组内治疗前(P<0.001);随访1个月对照组患者MDS-UPDRS Ⅲ评分低于组内治疗3个月(P<0.001);随访1个月观察患者NMSS评分高于组内治疗3个月(P=0.002)。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随访1个月MDS-UPDRS Ⅲ、NM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β、NF-κ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及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3.651、-3.468,P<0.05)。结论 刮痧联合药物治疗早、中期原发性PD安全可行,能够改善PD患者的部分运动功能障碍,减轻非运动症状,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远期疗效有待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探索。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