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新小绥螨章鱼胺受体基因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23)

引用 0|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章鱼胺受体基因的分子特征,探明其药理学和生理功能,运用转录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并鉴定章鱼胺受体基因的cDNA全长,利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比较章鱼胺受体基因在巴氏新小绥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温度及饥饿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于转录组数据库筛选鉴定到6个章鱼胺受体基因,分别命名为NbOctα1R1,NbOctα1R2,NbOct-TyrR,NbOctβ2R1,NbOctβ2R2,NbOctβ3R,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936~1983 bp,编码312~661个氨基酸,在进化关系上与西方静走螨(Galendromus occidentalis)最为接近.NbOctα1R1,NbOctα1R2,NbOctTyrR,NbOctβ2R1,NbOctβ3R都具备G蛋白偶联受体的典型特征.6个章鱼胺受体基因在巴氏新小绥螨不同螨态均有表达,且在幼螨和若螨中表达水平较高.在不同温度胁迫条件下,不同章鱼胺受体基因在成螨和幼螨中受低温、高温影响后,仅有NbOctβ2R1,NbOctβ2R2在高温时表达量上调,低温时表达量下调.饥饿胁迫诱导时,除NbOctβ3R表达量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降低外,其余章鱼胺受体基因表达量在饥饿开始的不同时间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最终随饥饿时间进一步增加而下降.从巴氏新小绥螨转录组中鉴定到的6个章鱼胺受体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 不同温度和饥饿胁迫下其表达量存在差异,推测巴氏新小绥螨章鱼胺受体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逆境胁迫中承担着不同的生理功能.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Neoseiulus barkeri,octopamine receptor,development stages,temperatures,starvation stres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